杨柳飞絮期,储备这些知识安然度过花粉过敏季
发布时间:2023-04-18 16:16:50阅读次数:0作者:RONGJUN

4月4日起,北京进入了杨柳飞絮期。对于很多过敏人士来说,一把鼻涕一把泪,有点“伤不起”。春花烂漫,很多人只敢远观,但您可能真的错怪这些“花”了,真正让您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元凶”,其实是“树”。今天就让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医生为您揭开春季花粉过敏的秘密,教您避开那些过敏的“坑”。

春季哪些植物易致过敏?

大家一提到“花粉”,就认为是那些开得姹紫嫣红的花朵,殊不知旁边不起眼的树木同样会生产花粉,特别是在春季,更是造成过敏的真正“元凶”。致敏花粉以“风”为介质,具有产量大、重量轻的特点,主要来自柏科、松科、杨柳科、桑科、木犀科(如白蜡)、桦木科、悬铃木科、豆科(如刺槐)、梧桐等。相反,令人赏心悦目的桃、杏、李、梅、樱、玉兰、海棠等,基本上不会引起花粉过敏反应,因为它们是“虫媒花”。

常见春季致敏花粉的时间不同。通常3月份以柏树为主,到了4-5月份,主角则变成了桦树、梧桐、杨柳树等,下面这份春季花粉日历可供参考。特别提醒的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每年的花粉日历可能稍有差别。

春季过敏有哪些典型症状?

“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可以说是对春季过敏典型症状的形象描述了。比如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等都是常见症状。相比其他类型的过敏原,春季花粉过敏的眼部症状更为突出。眼睛常出现痒、结膜水肿、红肿、流泪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双侧眼睑也会红肿,分泌物增多,早上起来睁不开眼。在变态反应科门诊中,不少患者都是肿着两个眼泡就来了。

还有一部分过敏人群的嗓子会出现异物感,有痰的感觉,老想清清嗓子,间断性咳嗽。严重者还会出现剧烈咳嗽、胸闷,憋气、喘等类似哮喘的表现。除此之外,还可能合并五官痒,比如耳朵痒、上颚痒等。

春季是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的季节,感冒与过敏症状多有雷同,如何区分二者呢?

一是花粉过敏一般不伴有发烧,而感冒通常可伴有发烧的症状。二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会伴有全身的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头疼、嗓子疼、肌肉疼等,但过敏通常不会。三是感冒一般在病程的第3~5天时鼻痒、喷嚏等症状减轻,且可自愈,但过敏的病程更长一些,可持续一个月或更久。四是从用药上来说,如果是单纯中药配方制剂对于感冒有用,但对过敏无效;如果是中西复方感冒制剂,因为其中含有抗过敏成分,也会对过敏有效,但停止用药后症状立即复发。

此外,过敏性鼻炎还常与血管运动性鼻炎混淆。但相比过敏性鼻炎来说,血管运动性鼻炎以流涕或鼻塞为主要表现,通常鼻痒、打喷嚏及眼部症状不明显。而且症状是常年出现,并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同时,受到温度、气味的刺激会容易发作,比如遇冷、遇热,或晨起时也更严重一些。如果进一步查体会发现,过敏性鼻炎的鼻黏膜通常呈苍白或粉白色,血管运动型鼻炎则以红肿为主。

春季花粉过敏哪些人易中招?

花粉症在青中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近年来青少年患者亦有增加,相对而言老年人患病率较低。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3岁前有湿疹病史、父母患过敏性鼻炎、暴露于室内外高水平环境污染、生活在花粉高浓度地区等。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城市的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较农村高,这可能与“环境卫生假说”有关,即卫生条件进步减少儿童感染机会,从而导致过敏性疾病罹患风险增加。

如何避免春季花粉过敏?

防止花粉过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远离过敏原,在花粉高发期应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但毕竟春光明媚,正是户外踏青好时节,所以“躲”起来是不可取的。相对来说,市区除了个别郁郁葱葱的公园外,花粉浓度会比郊区低一些。外出时,建议全副武装,长衣、长袖、口罩,防护镜等也尽量装备上。也可在出门前使用花粉阻隔剂,涂在鼻腔表面,起到物理隔绝的作用。

春季花粉过敏如何用药?

如果明确有过敏史的人,建议在过敏季到来前1~2周口服抗组胺类药等。若是提前了解到要去的地方,花粉浓度较高,可提前服用抗过敏药,或在医生指导下加量。在过敏季,要规律使用鼻喷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类滴眼液等,直至花粉季结束,不建议自行停药。

第二种治疗方法是抗IgE治疗。这是一种注射用的生物制剂,不针对某一种过敏原,即不受过敏原种类的限制。建议在过敏季开始前1~2周使用。常规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考虑选择抗IgE治疗,但目前尚不将其作为治疗花粉过敏的一线药物。

第三种治疗方法是脱敏治疗,这也是协和的特色疗法。脱敏治疗是目前唯一针对病因、能够产生长期疗效、改变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根据过敏原制定个体化脱敏方案。脱敏治疗通常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疗程为3~5年,注射频率为每周1~2次。通过脱敏治疗,患者再次接触过敏花粉后将不发生或少发生过敏症状。随着花粉症的进展,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喘息等哮喘表现,脱敏治疗可以阻止从鼻炎到哮喘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