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荣军康复医院院志:机构设置与沿革篇
发布时间:2021-07-08 16:45:08阅读次数:0作者:RONGJUN







第二章 机构设置与沿革





第一节 党组织机构设置与沿革


建院同年,院成立党总分支委员会,受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民政处党总支领导;总分支下设一、二、三、四所和院直五个党支部,党员98人。随着工休人员增加,党员亦增多。1953年11月,经省直党委组织部批准成立中共教养院党总支委员会。下设五个支部,党员一百二十一名。1955年,院召开第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的总支委员会。同年,院行政机构作了调整,党支部由五个并设为四个,党员一百六十六人。1957年院认真贯彻中央内务部关于《加强革命残废军人教养院工作实施方案》,对不符合住院条件的休养员进行分散安置,并开始了第一次整编工作,工作人员也进行了缩减。整编后,于1958年,重新选举了新的总支委员会,下设三个支部,党员七十九人。尔后的几年,党的组织机构间隔二年重新选举一次,党员人数均在七十几人。1965年,根据上级指示,院党组织工作由桐城县委领导和管理,仍成立党总支,下设院直、休养所两个支部,党员七十四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0年期间院党总支不能发挥领导作用,各级党组织生活不正常处于瘫痪状态,有党员五十人,新党员发展工作停顿。1971年省和安庆地区、桐城县三级宣传队进驻院进行整顿,五月份成立了院党的核心小组,领导全院工作的开展,党组织生活逐渐恢复。1972年2月经桐城县委常委批准重新建立了党总支委员会。从1972年到1975年底的几年中,院的主要领导调整更换频繁,党总支未按党章规定的时间换届选举。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结束十年内乱,院党的组织逐渐健全,活动渐趋正常。同年3月经桐城县委批准,建立院党委,下设休养队、机关两个支部,党的组织生活已经正常,开展了发展新党员工作,当年三名具备党员条件的同志加入了党组织。1978年党委班子进行了调整,为了同已调整的行政机构相适应,党支部由原来的两个扩大为机关、病区、休养区、直属科室、休养所五个,党员六十七人。1978年后至1985年底,党的组织生活正常,由于院领导变动多,党委未按时换届选举,党委成员多为增补或由上级党组织批准充实的。五个支部相继进行了改选、充实和调整。1984年因行政科室的调整,党支部进行了更动,成立了机关、疗养科、精神病科、医技科室、老干部科、服务公司六个支部。1984年,整党工作开始,为了加强领导,便于整党工作健康发展,党委决定临时把直属科室、精神病科、机关、服务公司四个支部合并为两个。翌年四月整党工作结束,仍恢复为四个。1978年至1985年,共发展党员八人。1985年底有党员65人。
1986年1月6日院举行第二届党委选举,报请中共桐城县委批准成立院第二届党委,党委委员3人,后增补两名党委委员,院正式党员共计57人,此后院党委历次换届委员人数始终保持在5至7名。1986年3月,党支部经改选扩大为6个,党员70人。1992年3月院支部改选,全院共设立五个支部,分别是机关支部、病区支部、老干部科支部、精神科支部、服务公司支部。各党支部按期换届改选。2004年荣军实业公司注销,服务公司党支部撤销。2011年院四个党支部换届改选完毕,设置四个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医技党支部、病区党支部、离退休科党支部。同年12月,院机关党支部与院帮扶贫困村九重村成立了联合党支部。2015年院党支部调整为五个:机关一支部、机关二支部、医技支部、病区支部、离退休科支部延续至今。截止2016年末院共有正式党员 92名,其中离退休党员46名。


第二节 行政机构设置与沿革


建院初期,有教养、疗养两个所,机关办公机构尚未设置,由上级委派的行政领导直接管理。1950年10月开始设置办公机构,有组教、行政二个股,下辖教养一、二两所、门诊室,有职工45人。从1951年起,大批荣誉军人转入院休养治疗,治疗、供给、管理任务加重。由此,院部机构相应扩大,增设供给、生产二个股,下辖疗养所、教养一、二、三、四所,行政机构设置初具规模。
1952年为贯彻1951年11月1日华东区第一次荣校、教养院会议精神,对不符合住院条件的休养员采取了安排工作等多项妥善处理措施,由此而撤销了教养第四所。1953年5月,根据民政厅“关于机关不搞生产的指示”,撤销了生产股,行政供给两股合并为总务股,新设秘书室、院直(负责机关行政事务),学习所(即机关文化学校),各教养所、疗养所均仿部队,以班排建制。为更好地完成大批轻残休养员转业、回乡的任务,10月份院成立临时性机构转业训练大队(负责接收、登记、审查、教育、分配、遣送等项工作)。干部管理权限进一步明确:院级干部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任命,股长、所长由民政厅任命。
1954年,华东民政局下达了教养院工作的实施办法,规定教养院应实行“边教边养结合必要的副业生产”的方针,为此院行政机构进行了相应调整:院部设人事股、教养股、供给股、办公室,除机关股室外,还有疗养所,休养一、二、三、四所。翌年,为贯彻省民政厅整编紧缩行政机构的指示,撤销了疗养所,设卫生所(归院直领导),改办公室为院长室,供给股改名总务股,人事教养两股合并成立组教股,休养四个所合并为三个所。职工115人。
1956年,院继续贯彻中央内务部关于“加强革命残废军人教养院工作实施方案”,对部分不够住院条件又暂不便处理回乡的残疾军人组织起来生产、学习。为加强这项工作的领导,院成立了生产队,按照休养所的顺序排列,成立生产四队。翌年,根据中央内务部关于“教养院的整编原则”,撤销院长室,改生产四队为农畜业生产队,整编后有职工96人。
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为适应蓬勃开展的大生产需要,行政机构再次缩编,组教总务两股合并为行政办公室,负责办理党团、人事、行政、财务、卫生等项业务工作。撤销了三个休养所,成立了生产办公室,负责组织棉布、园艺、养蜂、养鱼等工副业生产。1959年从便于统一领导和管理出发,将行政和生产两个办公室合并为一个办公室,又建立了书记室。下属单位有休养所、棉织厂、饲养厂、托儿所、业余剧团、卫生所。1961年,为贯彻上级“关于精简压缩城镇人口”的指示精神,将书记室合并到办公室,撤销了饲养场,改托儿所为幼儿园,解散业余剧团(后改为课余演出队)。1962年恢复休养二所(负责棉织品生产),有职工49人,工、休人员比例1:3.5。
1964年撤销办公室,设组教科、行政科,改卫生所为疗养所。1966年又将组教科、行政科合并为办公室,两个休养所合并为一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关科室受到冲击,未能很好地发挥职能作用,院的建设受到很大影响。为了保障休养员的身体健康,使领导机构正常工作,1968年11月经安庆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院革命委员会,下设政工组、办事组、疗养所,休养所各一个。次年省革委会决定,院下放给桐城县领导和管理。实践证明,领导权下放不利于休养院建设,不利于全省重残军人的接收安置和休养治疗,为此,1973年,经省革委会批准,院的领导和管理权收属省民劳局。1975年经省编制小组批准,院定为县级事业单位。同年三月经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批准,机关设办公室、政工组、总务组。
1976年“文革”结束,机构设置逐步走上正轨。职能机关更名为科室,设办公室、组宣科、医务科、总务科,根据新宪法规定,1978年院不再设革委会,改为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为了加强离、退休老同志和就业知青的管理工作,1984年,经民政厅批准,成立了老干部工作科和劳动服务公司。服务公司统一领导荣院知青电影院、商店、招待所、车辆修配厂等四个知青就业单位。当年还将机关、病区科室和劳动服务公司统一定为科级单位。
1985年,为了更好地体现科室职能作用,使科室名实相符,改组织宣传科为政治工作科。机关职能科室仍为办公室、政治工作科、医务科、总务科。1987年医院成立住院处,处理挂号、收费、登记、统计、办理入出院手续。1988年新设成立计划财务科。
1992年8月院制定下发《安徽省荣军康复医院职工聘任试行条例》,建立了以聘任制为基础的院科两级聘任制,党委向民政厅负责,院长向民政厅负责同时向党委负责,副院长向院长负责,各科室主任(科长)向院长负责,职工向所在科室主任(科长)负责,实行逐级聘任制,院级领导增聘一名业务副院长,中层领导(含护士长)提升和调整13人,院行政职能科室设置有政工科、计财科、行政管理科(由总务科、办公室合并成立)、老干部科、医务科、护理部(新设)。
1996年开展第二轮聘任制时恢复总务科和办公室,撤销行政管理科。2005年因城镇职工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业务需要而增设医保办。2007年将收费结账处从计财科剥离,划给新成立的客户服务中心管理,医保办业务也同时纳入客服中心。收费结账处因与财务业务关联,实际仍由计财科管理,同时政工科更名为人事教育科。2011年院开展第六轮聘任制时因新院建设需要,增设基建办公室。至2016年行政职能科室设置未再做调整,全院编制职工150人,实际在编职工130人,离退休98人,外聘(含退伍、临时)99人。


第三节  医疗机构设置与沿革


院医疗机构的设置与沿革是与医疗护理队伍的发展壮大及技术的提高相适应的,也与行政机构设置相配套。
建院初年,休养员接收少,治疗任务少,医务人员少,只有一个门诊室,负责全院职工、休养员的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1951年因接收的休养员中需要治疗的人数增加,设了病床50张。门诊室已不能适应临床治疗的需要,扩编为疗养所,并设立内外科办公室、调剂室、化验室、手术室等辅助科室。休养第一、二所及转业大队各设一个门诊室,负责各单位的门诊工作。随着对不符合住院条件的休养员进行分散处理,经常需要治疗的人员减少,医、护人员也进行了调整。1960年将疗养所改为卫生所,新开设理疗、放射等专业技术业务,为临床服务的辅助设施进一步完善。1964年后,休养员人数增加,且多为需要经常医疗处理的重残,故又改卫生所为疗养所,并开设了有25张床位的病房。“文化大革命”期间,撤销了病房,改疗养所为医疗所,维持休养员的日常治疗和护理工作。1975年根据省民劳局“关于增加疗养床位”的指示,改医疗所为疗养所,恢复了病房。为了加强对医疗工作的管理,院部设立了医务组。1976年10月正式确定院的规模,省编制办公室批准设二百张病床位。同时,撤销“文革”时设的医务组,重新设立医务科,还明确了为临床服务的医疗单位为病区,集中放射、体疗、理疗、心电图、门诊、药房、供应室、化验室等医技室,组成直属科室。为了发挥中医在治疗中的作用,促进休养员康复,院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小组,并开展了研究活动。1978年,疗养所改为病区,休养所划出特残班成立了休养区。1979年,根据休养员的残情,院决定把休养区合并,并划分为内、外两科。
1984年院为了打破长期以来封闭办院的状态,有步骤有计划的对外开放,使医疗机构设置适应临床和对外开放的需要,经省民政厅批准,按照专业的性质和相互联系,将直属科室七个小单位组成门诊部、药械科、检验科、放射理疗科等四个科级单位,并将内外两科合并为疗养科,新组建了精神病科。1987年2月院将放射理疗科分为放射科、理疗科。设置精神科简易女病房。1988年5月院撤销疗养科,组建“社康”“荣康”两科,正式设立精神科女病房。1989年10月起内外科门诊和供应室由二病区(外科)统一管理,精神科门诊隶属精神科统一管理。1992年设置妇产科(非建制科室),并建立妇产科门诊和病房及胃镜室。1993年9月将供应室隶属于护理部。1995年撤销“社康”“荣康”科,恢复疗养科建制,将休养员集中管理,重新建立内科、外科(即一病区,二病区)。
1999年桐城市残联在我院设立“桐城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
2005年组建疗养二科,接受全省以抗日复员老战士为主体的在乡重点优抚对象来院短期疗养。提升设置精神二科、妇产科、麻醉科为建制科室。2006年组建五官科。
2007年院开展第五轮聘任制时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成型,共设置有:内科(床位30)、外科(床位30)、妇产科(床位20),精神一科、精神二科(两科合计床位120)、疗养一科(床位40张)、疗养二科(床位40张)、门诊部、麻醉科、检验科、放射科、理疗科、五官科、B超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胃镜室。2011年将B超室与放射科合并成立影像中心。


第四节  群众组织机构设置与沿革


建院以来,院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起到了党委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共青团组织。组建于1951年,当年经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优抚处民政局共青团总支批准,成立“皖北优抚局荣军教养院团总分支委员会”,并受其领导。总分支下设四个支部,15个团小组。有团员57人。1952年,由于大量的接收休养员和增加工作人员,团员增多。各所均建立了团支部。1953年总分支下设5个支部,17个团小组,团员83人(其中发展6人)。1954年因贯彻华东民政局“关于教养院工作实施细则”,大批轻残休养员复员、转业,成立了临时办理工作的组织机构—转训大队,并成立一个团支部;当年总分支下设6个团支部,19个团小组,团员126人。因团员数的逐渐增多,队伍不断壮大,1955年经民政厅分团委研究报省直属机关团委批准,由总分支改为团总支,下设四个团支部,团员188人。
1956年分散安置了大批不符合住院条件的单身休养员,团员人数减少一多半,团总支进行了改选,下设5个团支部,14个团小组,发展团员14名,团员共90人。1957年5个团支部合并为3个团支部,13个小组,团员76人。从1958年起,除休养员仍继续分散安置,又开展整院工作,减编了部分工作人员,团员人数到1963年只有33名,且其中半数为超龄团员。在此期间,团总支进行了三次改选工作。团员实有数不足以组成总支建制,根据民政厅团委1962年11月15日批复,撤销了院团总支和下设的3个团支部,全院成立一个支部,下设5个团小组。1964年经厅共青团机关委员会批复,院团支部进行了改选,下设5个团小组,其间,由于组织发展工作不够有力,原有团员因超龄而退出,全院只有团员28人。从1965年起团组织交共青团桐城县委领导。
“文化大革命”中,院团组织瘫痪,活动停止。1972年,共青团桐城县委桐团(72)字第10号批复,重新成立了共青团荣休院支部。1976年后由于院床位编制数的增设,招收了两批青年职工,团员增多,1977年经共青团桐城县委桐团字(77) 19号文批复,改选了院团支部,下设四个团小组,有团员29人。1979年,为了加强团的工作,根据院团组织实际状况,申报成立基层团委,鉴于当时团员数尚未达到团章规定成立基层团委的最低限额,共青团桐城县委未予同意,批准成立共青团总支委员会。同时,授权享有基层团委同等职权。总支下设3个团支部,6个团小组,团员38人。1981年根据团章规定团总支进行了改选,并设了专职团总支副书记。1982年因人事变动,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院报请桐城县团委批准将团总支改为团支部。从1983年起到1985年底,团组织建制未变,只是根据团章的规定改选了两次,并进行了整顿,发展团员9人。团支部下设四个团小组,团员41人。1986年底报批由共青团支部改为团总支委员会,下设两个团支部,四个团小组,到1989年共改选了3次,团员有28名。1990年,院团总支被桐城县团委评为优秀团总支。之后院团员逐步减少,到2002年底,团员只有2人。
安徽省荣休院1982年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团员、模范休养员合影留念
二、工会。院工会组织成立于1955年,三十年来工会的变动情况较大,时有时断。从成立到1957年,组织活动正常,队伍不断壮大,有会员67人。1958年,经过整院,缩减了科室和工作人员,会员减少,为54人,划分6个小组,组织机构也进行了调整,改选了工会委员会,当年发展会员8名。1960年后,由于群众性的大生产运动和十年“内乱”等原因,工会停止了活动,工会委员会自行解体。1979年,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大会和省工会六大会议精神,以及桐城县总工会的要求,恢复院的工会组织。7月9日召开了全体会员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民主选举出了新的工会委员会组成人员,建立了工会委员会,并按单位划分了工会小组,恢复了32位老会员的会籍,发展了59名新会员,任命了工会专职干事,负责工会日常工作。此后,工会组织活动正常,积极发挥了职能作用,在宣传教育、计划生育、文体活动、职工福利等方面协助党委、行政领导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5年底,有会员124名,按科室划分为十四个小组。1991年5月院工会组建第三届委员会,投票选举了9名委员会委员,产生工会主席人选(享受副处级待遇)。2002年底有会员151人,按科室划分为15个工会小组。
2005年5月经院党委批准,院工会同意吸纳外聘职工,凡医技护药第一线的外聘医务人员,均可自愿加入院工会组织。
院工会承担了院篮球队,乒乓球队、业余演出队的组织训练、排演、演出及外出参赛等工作,负责职工福利发放、困难救济、生日慰问、互助互济医疗补助等具体事项,承办了院举办的国庆节、春节联欢会,职工趣味比赛等活动。

五四青年节青年演员留影

篮球队合影

纪念延安“双拥”运动60周年文艺晚会
三、妇女组织。从建院到1985年底,未成立专职妇女组织。从1954年起,由院委派一名妇女干部开展这项工作。文革期间停止,文革后此项工作改由工会委员会妇女委员负责。




END



长按识别

关注我们